
觀霧山椒魚生態中心啟用典禮中接受授證,24位觀霧山椒魚專業解說員完成了一年來為了生態中心開館的準備工作,這不是結束,而是成為環境教育的種子,為遊客服務,也帶領更多的義務解說員投入。

從四年前的觀霧山椒魚棲地營造開始參與,一鏟一鏟的開挖被颱風淹沒淤積的水道,在剷除芒草、佈置段木、灑佈落葉的工作中逐步建立生態。

在陳進發導演帶領的棲地營造中,生態逐漸成形。

四年的復育工作中,隨著小樹苗的成長,累積了30年以上的快速演替。

藍山有幸參與見證。

24位義務解說員在一年前開始展開觀霧山椒魚專業解說員的訓練。

第一次接觸陌生又神秘的觀霧山椒魚。

從認識環境的最基礎知識開始學習。

以工作坊的形式任務編組,分為解說組、環教組及棲地組,在第一次的基礎訓練之後,接續來到觀霧完成五次的進階課程、訓練及演練,各自貢獻專長。

每回,討論總到深夜還不肯善罷甘休。

去年暑假,以工作假期的形式,「棲地組」的藍山帶領解說員參與棲地營造。

種下樹苗,回歸土地的原貌。

學習從觀霧山椒魚的角度看環境。

「環教組」負責設計山椒魚的環境教育活動,深入部落推廣生態教育。

帶領遊客,學習從觀察環境中深刻體驗。

義務解說員姿莉為我們設計觀霧山椒魚的圖樣插畫。

在陳進發導演的指導下,揮灑彩筆,開啟了人生的第一次畫展。

直到開館的前一晚,設計山椒魚手偶的莉莉﹝左一﹞仍帶領女將們連夜趕工縫製。

為導館解說帶來生動活潑的風貌。

在環境教育的活動設計中參與。

從遊戲的體驗中學習人與環境的關係。

環境是一切的根本,當失去了環境,我們就什麼都不是了,讓每一位來到觀霧的遊客都能深刻體驗是我們的責任。

義務解說員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工作,總是享受與人分享的喜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