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霸國家公園的「觀霧山椒魚生態中心」即將於4/21對外開放,周邊將進行綠化。
過去在觀霧地區曾發生「生態工法為害生態」的憾事,颱風後的橋梁修復工程中為了兼顧環境生態而以生態工法進行,取用當地石片修復橋梁後才發現觀霧山椒魚棲地的石片被搬光了,反而破壞了觀霧山椒魚的原生環境。
因此,生態中心周邊的植栽要求必須全部採用原生植物做為綠化,並以當地的植栽為主,以免造成基因的混淆,因此以「觀霧山椒魚生態中心週邊原生植物生態營造試驗」的型式進行。
只是,政府似乎太窮了,經費低得可憐,這項需要經常往返山上的工作沒人要標,只有藍山一家公司參與評選。
營造試驗之中需設計植栽及評估可行性,除了必須是當地的原生植物外,更需考量營造區域的環境條件,找出最適合的植物。
例如在陰暗的門口兩側種植「硃砂根」,綠意之外還能欣賞紅艷的果實。雖然沒有園藝改良品種的肥碩又大串的果實,卻是最真實的原生之美。
樂山林道的玉山石竹的花朵很美,適合生態中心明亮的邊坡。
水道的周圍是適合的環境。
喜好潮溼的鐵線蕨黏附在水道邊的石片上,可以柔化生硬的石片。
二至三月的春天開花的堇菜,也適合水道邊的石縫。
「黑果深柱夢草」可愛迷人,在檜山步道有大片的生長,極具地區特色,藍山也想培育。
「腰只花草」在冬天是針葉,夏天卻換上闊葉,是值得觀察得當地植物,可以做為未來生態中心的解說題材。
花期即將結束的「台灣胡麻花」雖然種植後沒有人會注意到,不過算是藍山預藏的秘密武器,期待明年的生態中心會有數百株一起綻放!
為了讓「觀霧山椒魚生態中心」開幕時不會光禿禿的,取得生態營造的案件後立即上山採集。
畢竟,原生植物的認識非一朝一夕所能及,藍山也只能親自領軍上山。
採集原生植物進行培育。
山上尚冷,不利於繁殖,利用平地回暖的時間差來進行繁殖,以扦插、分株等方式培育。
藍山過去經營花卉農場的專長正好派上用場,幾千盆的原生植物在藍山園藝同仁的協助下完成。
扦插的台灣檫樹,據說很難繁殖成功,也要試看看。
又是一項高難度的工作,2000公尺的原生植物培育在台灣本來就是冷門的工作,極具挑戰。
但是,能在這麼美的環境工作,好幸福ㄚ!
關閉留言
讚讚讚~
任重道遠啊學長.替環境盡一份心力.
看到可愛的”藍媽媽"了!
每種植物都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