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大學詢問松樹枯黃而需要診斷搶救,來到現場會勘時松樹已經有一半枯葉了。
深埋的土壤造成樹木窒息,請學校在第一時間先將深埋根領的土壤挖出來,但廠商挖掘降高的幅度還是不夠,
根領至少被深埋了50cm,根系已經無法呼吸。
當樹皮已呈現腐爛的狀態,已經救不活了!
隔壁還有兩棵松樹,同樣在興建宿舍的工程中被深埋,已經有黃化的徵兆,需要搶救。
一樣有根領(根頸)深埋的問題。
樹皮已有初步腐爛的跡象。
才隔二星期,還沒走完報價請購的程序,半枯的松樹已經死亡。
營建工程想必為了保留這三棵松樹而吃盡苦頭,工程圍籬、吊掛動線等工程程序都因這三棵樹而需繞道閃避,但死亡的結果讓這一切的努力都成白費心機!
工程人員缺乏樹藝的基本概念,甚至於連建築師、監造人員也都沒有樹藝觀念,才會設計將松樹根圈範圍的土壤直接填高。
死亡只能伐除。
工地角落的鄰近的另一棵松樹,根領周圍的土壤也同樣被填高了。
土壤填高的目的是為了營造一個舒適美觀的緩坡,可以輕鬆的在建築周圍走動。
從美觀與實用的角度來看,緩坡確實提供了動線,也有走路踩踏的痕跡,提升了樹下的利用率。
但松樹的末梢已經開始有黃化的徵兆。
樹木的根系主要分布在土壤表層30-50cm,原因是土壤深處的空氣含量太低,因此將樹木周圍的土壤填高時,原來的根系被深埋在更深的地底下,空氣含量便會更加的不足,而且會隨著時間的遞延,土壤逐漸密實,根系也將會因窒息而逐漸死亡。
搶救的方法是將填高的土壤挖除。
出動挖土機挖除,挖除的過程需盡量減少挖土機輾壓根系,才不會造成二次傷害。
人力挖除雖然費工,但可避免根系傷害。
將根圈範圍內的填高土壤全部挖除,回復到原有的高度。
回復到原有的高層之後,進行土壤改良,在表面灑佈混拌有機質及透氣的陶石。
有機質可以增加土壤的保肥力,改善團粒構造,植生陶石可以增加土壤透氣性,提供根系所需的空氣。
鋪設草皮,恢復綠意。
完成搶救松樹的工作。
改變樹木根圈範圍的土壤高程,將會造成根系窒息而導致樹木弱化,甚至死亡,不可不慎。
延伸閱讀—
「居家植栽管理 -4- 土壤改良與介質調配,從一開始就做對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