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傻的做了三年,才發現原來我們的觀霧山椒魚生態中心「以當地的原生植物做為生態景觀綠化」的做法,已經成為公務機關中難得的特色,假如不是全國唯一,也會是極少數的特例,可做為後續推廣生態綠化的借鏡。
延續96年開始的觀霧山椒魚棲地復育營造的理念,觀霧山椒魚生態中心從101年改建時就以「所有的植栽都來自於觀霧地區」的作法,避免外來植物干擾環境,當地的植物也更能適應當地的環境。
在國家公園的理念中,即使是外地的同種植物,引進後也將會干擾本地植物所演化的基因特性,因此唯有以當地植物所繁衍的後代才能夠做為景觀綠化使用。
如今,生態綠化的成果逐漸顯現,台灣八角金盤等植物也以繁茂展現生機。
小白頭翁也在夏天恣意開放,他來自於園區柏油路的細縫中,在惡劣的環境也能成長,如今在生態中心自然繁衍,已成為遊客爭相拍照合影的對象,展現了原生植物的絕美。
我們打破了一般人「園藝花草才美」的迷思,打破了「園藝植物才能綠化」的固有觀念。
阿里山薊多刺,是阻隔遊客靠近水域的忌避植物。
台灣懸鉤子、杜虹花有懸垂性,有柔化水岸線條的效果。
經過工程擾動的土壤有排水不良的問題,加上建築滴水線的強力沖刷,許多植物經歷了一、二年的適應,才開始旺盛繁茂,逐步實現了「生態綠化」的樣貌。
觀霧當地的八角蓮、新店當藥、硃砂根、馬鞭蘭、黃花鳳仙花、普剌特草等原生植物的種植,不但可以塑造景觀特色,也成為環境解說的最佳素材。
常見於大鹿林道邊坡的馬鞭蘭等原生植物,遊客開車時通常呼嘯而過而沒有注意到,在生態中心移植後都能良好的生長,讓遊客驚嘆原生野生蘭花的美。
原生植物經年累月的累積中,環境特色也逐漸顯現。
原來生態中心工程完工後的渠道沒有一棵植物,也沒有生命,只有裸露的石片。
志工們一起參與工作假期,冒雨工作,在層層的石板間隙塞入水苔及植栽,進行生態綠化。
藍山負責提供植物的採集、繁殖和健化,每次上山服勤時就難耐手癢,一區一區的慢慢進行綠化。
生長於岩壁的台灣胡麻花也在生態渠道中找到對應的環境,也能在此地安身立命。
每年到了三月就展現季節的美。
光禿禿的水池難以稱為「生態水池」,我們用厚厚的蘭花水苔鋪底吸水,將蕨類種植在原本是乾旱酷熱的池壁石板上。
植物到了第二年還是禿禿的,適應及紮根的過程辛苦而漫長。
如今已為生態水池染上自然的翠綠,成為莫氏樹蛙最愛的棲息環境。
有的環境特別惡劣,例如這一段的池壁因為有水管阻隔,距離水面達20公分,一般的植物根本就無法生長,勉強種植植物會需要天天澆水,只會徒增管理單位的困擾,因此一直空著。
直到去年底,才加入了大鹿林道東線及樂山林道的稀有植物「阿里山油菊」,適應乾旱崩塌地形環境的特性,在與水隔離的壁面上展現強韌的耐旱力,雖然現在仍是瘦瘦乾乾的樣子,等到根系往下深入池水之後就能穩定,預估明年將會呈現不一樣的綠意。
金黃色的黃莞,又稱為林蔭千里光,也適應得很好。
生態中心前面的廣場原本就是玉山懸鉤子生長的地方,在改建工程後被破壞成為一片光禿的裸地。
扦插育苗繁殖的玉山懸鉤子,種植後經歷了一年還是禿禿的,趁著上山就順便帶幾包有機肥料到處灑一灑,補充營養。(肥料是私下贊助的啦!)
直到去年(二年後)玉山懸鉤子才終於鋪滿整個地面,有了良好的保持水分及降溫的能力,開始呈現翠綠。
開花中的玉山懸鉤子,將會是本地鳥類甜美的食物。
滿鋪的玉山懸鉤子其實背後還是需要拔草維護,像這些黃花苜蓿是外來種,可能源自於水土保持工程帶入,放任生長會將匍匐性的玉山懸鉤子覆蓋掉,必須連續拔除,直到玉山懸鉤子繁密之後才能解決。
因此,生態綠化也是需要適度的維護。
生態中心周圍的空地,志工們一起揮汗種植。
石竹科的長萼瞿麥正努力開著花朵。
從觀霧採集種子播種繁殖,能夠再次回到原始生長的冷涼環境,相信她也是很快樂的!
採集自大鹿林道東線檢查哨旁的台灣羊桃(原生種獼猴桃、奇異果)成為綠籬藤蔓植物。
今年開始長出了小小奇異果!
常見於岩壁上懸垂而生的笑靨花,與日本公園常見的「雪柳」是兄弟植物,用來做為綠籬。
過了二年的紮根才開始快速長大。
聽說今年笑靨花開得整串滿滿的白花,希望明年花期也能來觀霧服勤,親睹盛況!
即將開花的冇骨消,將會引來鳳蝶駐足吸蜜。
觀霧山莊前的霧社櫻大樹頗有名氣,是觀霧的特色,生態中心也以霧社櫻做為主樹。
如今生態中心周圍的霧社櫻也早已開花,滿樹都是皮苦肉甜的櫻花果,今天又採集了一堆種子回去播種。
深秋楓紅的「台灣紅榨槭」也從一開始的小小苗長大了。
台灣百合、海螺菊、普剌特草等地被植物已經覆蓋了整個裸地,隨著季節而開花。
高山特有的志佳陽杜鵑在五月開花。
利用間隙種植台灣百合等原生植物。
蝴蝶戲珠花第一次開花了!
來自樂山林道的「粉紅鋪地蜈蚣」,花果葉均美,適合匍匐於水道邊坡。
環境的愛護不是口號,也不是遙不可及的事,只要願意做,就會慢慢累積成果。
觀霧山椒魚生態中心以在地原生植物作為景觀綠化,希望營造成為觀霧地區特色的縮影,成果得來不易,畢竟一般工程很難取得高山原生植物作為種植的材料。
觀霧管理站的堅持理念,雪霸國家公園的苗圃提供場地與支援,藍山有機會可以採集繁殖,而後續在雪霸的義務解說員夥伴們以工作假期的形態不斷的投入參與,加上觀霧管理站工作人員的常年付出,才能夠累積得到一點點成果。
原生植物取得來源有限,剛繁殖培育的小苗個子小小的,不似景觀植物能夠大量採購及種植而一夜成林,所以栽種初期的恢復期很長,景觀綠化的成果很慢才能具體,機關單位的長官要心臟夠強才能夠承受得了。
雪霸國家公園提供了自主發展的環境,讓管理站自主發揮,這恐怕不是一般公務機關能做得到的,值得大力讚賞鼓勵。
「生態」與「雜亂」的一線之隔,也需要單位主管的膽子夠大、理念夠強,才能夠一直堅定的支持下去。
中興大學邱清安教授是以前的觀霧管理站主任,在今天的工作假期中回來分享生態綠化的歷程與理念,我們感覺到這幾年的努力原來是有價值的,自己也受到感動。
平時這些運用於生態綠化的原生植物大都是藍媽媽幫忙藍山扦插、播種繁殖的成果,有些則是邱教授提供的。
今天的工作假期中,預訂了雪霸休閒農場的住宿,邀請藍爸爸、藍媽媽上山來看看這幾年來我常常上山來都是在搞什麼東東!也看看這些植物回到山上的成長樣貌。
爸爸媽媽好開心,也要感謝爸爸媽媽的支持!
真開心!結果會是這樣!
關閉留言
國學大師胡適曾說:要怎麼收獲,先那麼栽!
環境的保護與美化,人人有責。
看到那麼多的志工先進們默默的付出與努力,才有現在植物寶寶們的欣欣向榮!真的是太棒了,謝謝您們!
期待能夠繼續維持下去,讓原生的植栽能幸福的生長在這一片原屬於他們的天地。
謝謝您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