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木普查的工作目的在於建立樹籍資料,在森林法增訂的都市樹木保護專章通過後受到更多的重視,在施行細則即將公告之時,政府機關單位也紛紛開出樹木普查的工作需求。然而,樹木普查工作只是簡單的測量樹木胸徑、樹高、樹冠幅這麼簡單嗎? 做一次樹木普查之後就可以功德圓滿的結束了嗎?
樹木普查的價值在於透過記錄,提供未來可以累積比較的資訊,以作為後續追蹤監測使用,才能發揮價值。
都市林協會主辦的「樹木普查工作坊」課程,請來了林業試驗所副所長邱祺榮老師授課,針對樹木普查工作介紹與實務、樹籍資料的管理與運用、及樹木生態效益服務簡介等幾個面向授課。
這是ISA樹藝師的研習課程,也是台灣第一次針對景觀、園藝及樹木保護業者而設計的樹木普查訓練課程,期望能讓樹木保護的第一線實務工作者也能具備學術理論的基礎,提昇樹藝師的專業能力。
邱副所長也是台大森林系副教授,從樹木測量的基本功開始,說明量測的專業是需要長時間的訓練,基本上人員需要長達半年的訓練才能熟練,調查的基準與方法要具有「一致性」的資料才是未來可以累積使用的資料。
邱副所長一再提醒「精度」與「成本」的觀念!
業主單位需要多大的精密度?能夠提供多少的經費支持?畢竟精密度是需要成本的,在樹木普查的制度還在建立的初期,業主也是需要被教育的。
在樹木普查訓練中,學習到了各種的測量方式,開了眼界。
操作測量儀器,這需要長久的教育訓練,讓每個調查的工作人員都有一定的遵循標準,才能避免誤差太大!
測量樹木的專用工具,不便宜ㄟ!隨便就要上萬!
15公尺高度的樹高測量尺就要價25000元。
傳統的老工具「輪尺」,就是大型的游標尺,雖然笨重ㄚ,卻是很精確的胸徑測量尺。
我們也操作了光達系統技術,藉由光達雷射單一脈衝及多層次反射脈衝,取得全數位化的高精度資料。
光達技術可以用來作為大範圍的樹高測量,及作為樹冠面積估算。
也可以用來分析有關林分鬱閉的情形。
無人機的UAV影像也可以作為測量工具。
以「生長椎」鑽取樹心可以作為樹幹解析,不過這是林業上的工具,在受保護樹木應該是不會被使用。
美國農業部林務署所研發的i-Tree工具,林試所正在進行引進台灣的中文化工作,未來將能夠提供都市林木效益的分析,讓樹木保護更貼近民眾。
樹木普查不止是測量樹高、胸徑、樹冠幅的操作而以,當我們認知了樹木普查的效益與意義之後,發現身為ISA樹藝師可以為社會做很多的事,而這也將會一件很有趣的工作ㄟ!
明天藍山的樹木普查工作案場就要開始進場調查了,學習了新知識,雖然還沒有半年的基本訓練期,但是從基本功開始紮紮實實的完成每一棵樹,就可以累積經驗,拭目以待吧!
台灣已經累積了164位ISA樹藝師,為了台灣的樹藝與樹木保護工作而努力精進學習!
雖然台灣的樹藝才剛剛開始發展,但我相信在都市林協會的努力推動下,樹藝師們有一個互相學習交流的平台,進步的速度會很快追上的!
延伸閱讀—
「50種適合台灣種植的室內耐蔭盆景植物の目錄圖鑑及栽培管理指南」